楊 馨 手捧著魯凡散發著油墨味的畫冊,翻過一頁又一頁,留在腦海的是綿延的山坡,斑駁的樺樹,平凡的農舍,挺立的荷花,馨香的百合,昂頭的向日葵,馥郁的野菊,這些稀松平常的事物在畫家的筆下惟妙惟肖,妙筆生花。魯凡愛山,更愛花,畫山的壯美雄闊,畫花的裊娜姿態。不覺使人耳邊響起了王洛賓先生的歌“花兒為什么這樣紅?”。 魯凡是一位擅長風景和花卉的青年女畫家。她是大西北的女兒,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兒女,她無比熱愛著這片生養她的土地,并把這份濃濃的鄉情寄托在她的畫里,她關注自然界中最為平常的物景,用富于節奏感的筆觸,細膩豐富的色彩,深沉雄厚的基調、真純質樸的內涵,透視出畫家現實主義的美學原則與實畫的深厚功力?!盎▋簽槭裁催@樣鮮,鮮得使人不忍離去,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?!?nbsp; 魯凡喜歡大自然,從炎熱的盛夏畫到到寒冷的嚴冬,樂此不疲。如果說春天是溫和的,夏天是熱情的,秋天是清高的,而冬天是冷艷的,可在魯凡的畫里冬天卻是冷艷而溫暖的。北山的冬天是一個冷酷的殺手,扼殺了許多可愛的小生靈。使花朵凋謝,小草枯萎,落葉凋零,你看,那白楊的葉子在一夜之間全部落盡了,遠遠望去,好像是一條金黃的波濤上下翻騰。北山的冬天又是一個溫柔的姑娘,給朝陽抹上紅潤,給大地披上白紗,你瞧,那湛藍的天空中旭日像醉漢的面孔漲的通紅地從樹后出現了。它的光輝照射著大地,給人們帶來了一絲溫暖。北山的冬天還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,步伐蹣跚,歷盡蒼桑,飽受風雪的磨難,但是依然不改對大自然的愛戀,你看,稀稀落落的農舍身上,被穿上了新的衣裝,繁葉落盡的樹下,執意培上的冬肥,使青松更蒼翠,使冬梅更芬芳,使天更高,地更遠。在她筆下,山是柔軟而不失大氣的,冬天是溫暖的,沒有瑟瑟的寒風,濕冷的空氣,讓人輕易就愛上了冬天?!盎▋簽槭裁催@樣紅,紅得好像燃燒的火?!?/p> 魯凡喜歡花卉,面對北方的荷花,更是有一種特殊的感覺。你看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,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。葉子出水很高,像亭亭的舞女的裙。層層的葉子中間,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,有裊娜地開著的,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;正如一粒粒的明珠,又如碧天里的繁星,又如剛出浴的美人。微風過處,送來縷縷清香,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。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,像閃電般,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。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,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。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,遮住了,不能見一些顏色;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。荷花只開在夏天,可魯凡覺得不夠,畫了亭亭玉立的荷,又畫了褪去紅顏,枯萎的殘枝中卻托出了那碧綠的蓬頭的荷,似乎還不夠,再畫了在風霜雪雨的洗禮中,在百般磨礪的多種錘煉中的荷。同樣是用筆,《愛蓮說》里周敦頤用文字表達了對荷花的喜愛,畫冊里魯凡用畫筆展現了對荷的喜愛。他們是精神的種荷者,更是將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。他們遠離物欲橫流的凡俗社會,隱居山間,徜徉在清雅的荷塘邊淺吟低唱,贊荷、詠荷、畫荷,借歌頌荷出泥不染、剛正不阿的高風亮節,抒發自己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。周先生與魯凡就像時空對話一樣,訴說著對荷的喜愛?!坝瑾殣凵徶鲇倌喽蝗?,濯清漣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遠益清,亭亭凈植,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?!? 魯凡的畫是源自生活的寫生畫,在畫里她傾注了自己的情感,在畫面中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方式、風格特點和造型語言,有著一種舉重若輕的藝術氣質和清透浪漫的抒情意味。她寄情于山水、花香之中,用自己一顆火熱涌動的心去構造畫面的激情,可提起畫筆展現在眾人面前的山水與花草卻不失清新的細膩。她追求和創作屬于自己的油畫,把發現美、創造美作為藝術的根本追求,她不趨時尚,在平心靜氣中觸摸藝術的真魂,在樸素自然中到達藝術的彼岸?!盎▋簽槭裁催@樣鮮,鮮得使人鮮得使人不忍離去,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?!?/p> 魯凡一路笑著,一路畫著,在荷花,在百合花,在萬花叢中走來,以花為體裁寫女性之柔美;以花為主體畫女性之細膩;以花為借代抒女性之艷麗?;▋簽槭裁催@樣紅…… 讓我們祝愿魯凡筆下的花兒更紅、更嬌艷。
|